光明日报记者 孙金行 赵明昊 靳昊 光明日报通讯员 麦丽柯扎提·艾合麦提
5月,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,一丛丛枝条挺立的红柳长势喜人。
在“曼宰勒”签子加工厂内,工人们正忙着对红柳枝进行分类、剪削、绑缚和装车。
“机器切开的时分,必定要注意红柳木的年轮方向,否则签子的质量不可。”“阴干的时刻有必要足七天,少一天都不可。”厂长热比汗・买提赛迪络绎在机器与工人之间,手把手教着新人操作技巧。
红柳,这种生善于沙漠荒野的植物,因其通过烘烤后会分泌出一种汁液,能散发出特别香味,而成了不少人眼中烤羊肉的“最佳拍档”。
2018年,仅有初中文化的热比汗·买提赛迪决议用老公留下的红柳木签模具,在后院仓库中加工红柳木签,依托双手添加家庭收入。
热比汗的举动,打动了左邻右舍几位相同巴望为家庭减轻负担的女人,她们纷繁参加进来。通过屡次去皮、打磨、消毒,一批不扎手、无异味的红柳签总算做出来了。
跟着技艺的进步,产品质量越来越好,订单也逐步增多。2019年,在二二五团妇联和连队“访惠聚”工作队帮扶下,“曼宰勒”签子加工厂正式挂牌建立。
从开端粗陋的家庭作坊,到具有能包容50人的规划化厂房,工厂开端步入正轨。
一开端,厂子规划小,工人少,红柳木签走不出新疆。为拓展销路,热比汗·买提赛迪测验举起手机走进车间,用视频和图片的方法向网友们展现自家的产品和劳作场景。此外,她还带动工厂职工一同学,共同做直播。
“我现在的客户,都是疆外的大老板!厂子开展的路是越走越宽了。”热比汗·买提赛迪慨叹。
“咱们都是从周边的红柳栽培基地进货的,绝不必野生红柳,不会为了挣钱而危害防沙固沙的天然屏障。”面临记者“制造红柳签是否会影响生态”的疑问,热比汗·买提赛迪大方回应。
现在,红柳签搭乘着快捷的物流快车,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、内蒙古等全国各地。“现在‘曼宰勒’已经是年产值打破百万的木制品加工厂了,还带动了二二五团职工群众及周边城镇乡民的工作。”二二五团一连党支部书记贾永胜说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5月20日 02版)
来历: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