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7日下午,资阳市安岳县艾脑精神病医院病房内,66岁的代先生目光松散地望向窗外。一位中年女子走近病床,细心打量眼前的白叟后,呜咽作声:“爸爸,我来了!”岳城大街铁峰社区党委副书记张鑫向代先生介绍:“代叔,这是您的独女。”白叟双眼睁大,哆嗦的双手抓住对方:“啊!你是我的女儿……”
这场时隔33年的父女相认,始于社区干部的一次偶尔看望,终究在多方接力下总算完结。
4月16日,镇子镇派出所将一名漂泊精神病患者送至艾脑精神病医院。医院医保科主任黄英表明,患者入院时仪容不整,精神状态极差,经确诊患有精神疾病并伴有郁闷症状。
当天,铁峰社区接获状况后核对发现,患者为户籍空挂人员,户口挂号在社区但长时间未实践寓居。次日,社区干部联络到患者弟弟,得知其独女在6岁时随母改嫁后失掉联络。患者弟弟称,其兄曾表达寻觅女儿的愿望。
“咱们马上意识到,如果能找到他的独女,或许对其病况和今后的日子有很大协助。”社区“两委”所以发动“地毯式”查找。在大数据渠道查找无果的状况下,便转战辖区派出所警用终端体系,接连比对近千条同名数据,终究于4月19日确定江苏泰州一名叫代某某的挂号信息。起先,接到社区联络的代女士对信息真实性存疑,经社区工作人员供给其年少日子细节后,才逐步信任。
4月27日,代女士从江苏泰州回来安岳,在医院完结身份承认。她表明,待父亲病况安稳,若父亲乐意,将接其到江苏日子。代先生说:“感谢协助找到女儿,会合作医治争夺提前出院。”
女儿跨过千里认父,分开家庭终获团圆。从“空挂户”变“团圆户”的改变,展示了安岳底层管理机制中信息协同机制与民生服务的结合效能,以及科技手法在处理大众实践问题中的使用价值。(潘政吉、唐险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