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新气象,斗争正当时。上一年11月28日上午,跟着最终一棵玫瑰花苗种下,长达285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际阻击战空白区顺利实现“锁边合龙”。“锁边”之后,当地治沙的脚步并没有停下,还在不断地对锁边带进行拓展和加固。新的一年,他们有何新方案、新目标?
种梭梭 植红柳 不断拓展“绿色防地”
总台记者 高鹏飞:这儿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于田县,这两天沙漠里边迎来了一场降雪,这会气温在零下10℃左右,十分冰冷,可是,在我周围便是一处如火如荼的沙漠治沙现场。
锁边工程“合龙”今后,沙漠边际各地防沙治沙的脚步并没有停下,还在不断地对锁边带进行拓展和加固。眼前这片沙丘紧挨着于田县兰干博孜亚绿地,开着推土机的治沙人忙着推倒眼前的一座座沙丘、填平一个个大坑,平坦这片8000多亩的沙地。
推土机司机 阿布都热慢·买托合提:干了差不多一个月,然后再干三四天,这儿差不多就能推平完。
梭梭、红柳是当地常见的固沙植物,在和田地区洛浦县的一处苗圃,工人们把一捆捆红柳枝条规整地埋入地窖中,在上面盖上一层土,进行冬藏。这些红柳会在下一年开春后,扦插到6000多亩沙漠中。在于田县沙枣园防沙治沙区,工人们正在一片长满梭梭的沙地上搜集梭梭种子。
除了为生物治沙作预备,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还有不少光伏项目正在建造,工人们赶紧铺设光伏板,到春天,光伏板下还会种上苜蓿、狼尾草等固沙植物,这处包括光伏治沙、生物治沙的锁边工程拓展项目,也将成为新疆探究生态管理与经济发展共赢的一个新模式。
光明日报记者 孙金行 赵明昊 靳昊 光明日报通讯员 麦丽柯扎提·艾合麦提5月,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,一丛丛枝条挺立的红柳长势喜人。在“曼宰勒”签子加工厂内,工人们正忙...